2014年3月21日下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邢同和先生在B417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第二场讲座,题为“城市与建筑色彩美”。讲座由社会学院副书记陈然博士主持,马丹丹博士和40多名本科硕博研究生以及社区学院、美术学院等院系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一开始,邢先生就点题,对色彩美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赏心悦目,创意无限,激发活力,陶醉心灵,审美情趣,理性语言,自然孕育,天人合一,凝固音乐,联姻艺术,延续时空,见证时代。对这12个短句进行概括之后,邢先生连续用26种色彩之美进行展开,在这26种色彩之美的解说中穿插了将近400多幅建筑图片,这400多幅图片,每一张都是色彩的经典演绎,每一张都是色彩的辉煌浓缩。因此,讲座不仅仅是色彩审美知识的传播,更是一场色彩汇集的盛宴,使在场的师生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感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果说2013年5月24日的讲座“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建筑文化与文化建筑的思考”从全球化的角度展现了这位世纪建筑师的胸怀,那么今天这场讲座则展现了艺术家的风范。刑先生说过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两场讲座犹如镜子的两面,从中窥见了建筑师丰富完整的性格和情操。
在这26中色彩之美之中,400多幅建筑图片,涉及世界各地的城市、城镇、街区、角落,大到俯瞰,尽收眼底,小到旅馆房间窗户一景。同时,也收纳进来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国的民族区域,以及上海的海派建筑,苏州等周边的江南建筑。照片的取景,有整体的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如弗罗伦萨靠海一瞥,卢森堡的街区延伸到森林,法国的石头城,威尼斯海边广场,苏州博物馆以黑白色调融入江南水乡的湖光山色。也有细节的鉴赏,取材均来自日常生活,如西班牙一个加油站延伸出去的大红色的棚顶。朗香教堂通过光线变化产生的神圣肃穆之感。石库门的“天井”,容纳了邻里关系,融汇了孩童的童趣记忆,充满了“讲故事”的空间。城市灰色建筑色调闪现出色彩绚丽的公交车行驶,画面显得活泼动感。纽约一栋高层建筑玻璃外墙嵌入的百叶窗能够随着天气变化变换“呼吸”。意大利的生活住宅呈现出不规则的阳台,相映成趣。无论是对称、不对称,还是序列重复,通过色彩的运用,通过自然的还原,人工与天然在艺术创造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建筑通过线条、色彩和形象与自然进行别开生面的对话。例如巴黎的非洲博物馆掩映在埃菲尔铁塔的阴影下,通过低矮的五彩色块石头外墙的堆砌,配上四周摇曳的芦苇,以及架空的建筑底下生长的野草,博物馆在城市繁华中显得朴素而又热情,庄严而又空灵。邢先生讲到了色彩搭配中对照的妙趣。红色和绿色对照看起来很土,但是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装饰下,加上金色的顶,红色围墙沿着蓝色的河畔铺展开来,顿时熠熠生辉,而且随着一天光线变化,姿态万千,晚上灯光辉煌,又呈现出另外一幅面貌。在红、绿、金的对照下,克林姆林宫既有皇家的气派,又有朴素的本色。可以说相得益彰。尽管色彩有很多表现手法,但是最为重要的是统一和谐,有一个整体的关照,是颜色运用的关键。手法大胆或保守,按照结构关系的把握,不拘一格。
400多幅照片呈现,邢先生引导观众从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引导观众重新审视街道、树木和建筑的环境关系。2个小时的讲座,丝毫不觉审美疲劳。26种色彩之美,可以说是对城市建筑以色彩为纲进行分类的尝试。无疑,是一场世界建筑之旅。
提问环节,师生与邢先生展开了互动交流。包括9001诚信金沙的校园规划的缺憾和拓展应注意哪些?“整体的美感”可以培养吗?(设计)创新的能力可以培养吗?建筑的功能价值和艺术价值发生冲突怎么办等等。刑先生一一进行了谦逊、幽默的回答。
最后,主持人陈然博士对邢先生的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它是一场建筑大师集艺术与思想的呈现。并代表社会学院向刑先生表示感谢,赠送院旗。讲座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供稿:陆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