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下午,社会学系马丹丹博士在校本部E512作了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列维-斯特劳斯的早期思想脉络梳理”的学术讲座。张佩国教授及社会学系、人类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张经纬主持,张经纬是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优秀学者。翻译诸多人类学著作,例如《石器时代的经济学》、《远逝的天堂》,为报社专门从事民族志书评工作,对于民族志动态,有新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
在讲座开始,马老师指出列维-斯特劳斯的早期学术思想在国内的文献研究现状中还没有系统的梳理。其次,早期思想有很大一部分在补充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回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由于他结构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无文字社会进行了象征和社会的解读,形成了上层建筑理论。第一,他将象征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独立课题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了转化的思想,经济基础向上层建筑的其他领域进行转化,而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又发生了倒置、相反的辩证关系,在结构中实现。上层建筑以象征为支配力量,维持了结构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第三,由于神话的螺旋形运动和结构的延续性,即使发生剧烈的社会变迁,结构依旧朝着神话的方向恢复,二元的分类发生调整但继续作用。结构发挥了抵抗社会变迁的力量。第四,上层建筑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反映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又指向集体无意识,形式表达的是否定社会现实的、没有表现出来的意义。他用精神渲泄来消耗神圣观念的“能指过剩”,从而探索象征背后呈现出来的集体无意识的理性逻辑。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无限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开放性集中孕育于早期思想。这些思想,犹如一粒种子,在神话学研究开花结果,走向成熟。也因此,由于结构主义引发的争议、误解和异见,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学走向表征危机的过渡阶段。
最后,主持人张经纬做了总结发言,马老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列为斯特劳斯研究主题社会结构和康德的心灵的结构的差异、图腾制度和集体无意识的具体解释以及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问题,张经纬老师和张佩国教授也以丰富的学识为学生解惑。整个讲座在马老师激情洋溢的语言风格中结束。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脉络,拓宽了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也被马老师渊博的知识和热情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谢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