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上午10时,社会学院师生聆听了由社会学院88岁高龄的退休教授祝瑞开老先生带来的题为《中国文化:起源与特征——以中国传统“家”文化为中心》的讲座。本次讲座在校本部B417室,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视频会议中心举行,社会学院副书记陈然博士主持讲座。活动由社会学院12级学生党支部承办。
祝瑞开老先生是中国社会学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位先锋人物,曾先后应日、韩、德、美、以色列、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著名大学、社会学术团体的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并用英语对外国大学生、博士生授课。
祝瑞开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有建树,其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曾历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学术顾问,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学术委员,老子思想研究会顾问,曾子研究会顾问。
老先生先以汉字为例,给同学们在写字板上写下了“我”以及“義”字,讲述了“我”,也就是单个的个体是独立存在在世上的,顶天立地的人,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与合理的对待;而“義”字则是“义”字的繁体,而“義”字则是由“羊”与“我”组成,表明了我的财产也是不可侵犯的,从而引出了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仁义探源”,探寻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的起源与特征。通过耐心的讲解,老先生向同学们解释了儒家文化起源于轩辕黄帝时期,義起源于甲骨文,而仁则是由后代的文化学者发展起来的,这其中以孔孟两位大家最为著名。特别是孔子的仁义之道,其所谓义,意在对众人非常重要,而达成这一所谓之义,老先生则向同学们讲述了两种做法,缺一不可。一则是关爱他人,推己及人,即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则是努力学习,充实自己。通过这两种方法,人人都可达成仁义之道,而这也是祝瑞开老先生在写字板上写下的第三的字“聖”的目的。祝瑞开老先生告诉同学们,圣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如孔子这等大家一样的人物,其实人人可以为圣人,只要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即可。
讲述完仁义之后,老先生给同学们讲了”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家“中所包含的”孝“的概念。祝瑞开老先生告诉同学们,中国的家文化中包括两种,一是为孝,是对父母老人之孝;二是为夫妻之间互相敬爱,相敬如宾。两种中国家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闪亮的部分。在这其中,老先生也着重讲到了孝是中华文化的精彩部分,并向同学们拓展了最精彩的知识。
最后,老先生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耐心且风趣幽默的为同学们认真的解答,老先生80多岁的高龄但学术思路如此清晰并且其著作马上就要发表的消息令在场同学们惊讶不已,纷纷表达自己的尊敬。老先生所讲述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党支部成员所要学习的部分,作为社会同学们的服务者,我们应该关爱他人,推己及人,发扬现代主义的仁义之道,彰显共产党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陈然老师代表学院特别感谢祝瑞开老师的返院讲座,也祝愿他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有机会常回学院看看。本次讲座为在场的同学和老师成员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关于“仁、义、家”的起源与特征,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以及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的启发社院学子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道路上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出中国自身的社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