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东 社会学院2022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
2024年11月,我有幸获得海外访学机会,远赴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以下简称JCUS)开展为期八个月的学术交流。在我的外方导师,JCUS社会与健康科学学院Frederick Low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学术沃土上,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国际视野,开启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学术探索之旅。
汲取专业养分,深化课程学习。在JCUS访学期间,我深入参与了咨询学理论基础和咨询学实践技巧两门核心课程,全面学习探索了多元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在理论课程中,我系统学习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家庭治疗、艺术治疗与游戏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与应用精髓。在实践课程中,我详细学习了心理咨询的完整流程,包括接案、建立咨询关系、观察评估等关键环节的专业技巧与注意事项。这些系统且实用的知识不仅充实了我的专业储备,也加深了我对各类疗法应用场景和技术要点的理解,进一步拓宽了我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认知。
碰撞学术火花,拓展研究视角。在访学期间,我有幸与JCUS的博士研究生们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在研讨会上,我详细分享了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研究,获得了与会研究者们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上富有建设性的专业反馈。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基于各自国家的实践经验,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意见。
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专业认知。在JCUS访学期间,我还参与了多场高水平的学术工作坊和专业会议。其中,学校组织开展的研究影响力规划研讨会尤为印象深刻。这场研讨会突破了传统的研究产出导向思维,聚焦于如何科学识别与系统量化研究影响力,以及有效收集和呈现相关证据。此外,我还参加了新加坡心理咨询协会学术年会。会议中,新加坡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领域的资深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实务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互动式工作坊中,我深入体验了家庭治疗和艺术治疗团体辅导活动,学习了当地专业人员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创新方法与实践智慧。这次经历不仅拓展了我的国际化专业认知,也为我今后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启发与动力。
收获与感悟
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的交叉融合。在访学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在实务领域的重要性。心理咨询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更细腻的个体心理干预手段,而社会工作则为心理咨询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制度性保障。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在服务中实现个体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适应的双重提升,为解决复杂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路径。
多文化背景下的服务意识与视野。通过跨文化交流与学习,我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服务意识。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与方法有所差异,这要求服务提供者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与适应力。在访学期间,我深刻理解了如何在尊重个体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前提下,提供具有针对性和适配性的专业服务,真正实现对多元群体的有效支持。
家校社协同合作的实践启示。此外,我通过参与专业课程与实务案例研讨,深刻体会到家校社三方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影响青少年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主体,三者之间的高效合作能够形成强大的支持合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成长环境,解决多重困境。这一系统性的合作视角,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未来规划
加强实践技能运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化对咨询学实践技巧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将其有机融入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场景。尤其是在个案管理、小组工作以及社区治理等核心领域,我将注重将心理咨询技术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支持方案,切实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能力与实务成效。收集对比研究资料,拓宽学术研究视野。为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我计划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论文资料,尝试开展跨文化或跨领域的对比研究,聚焦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其内在成因,并探讨构建多维度、综合性的干预机制。提升学术写作能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我将认真学习并掌握英文学术写作的规范与方法,努力提升学术表达与逻辑论述能力,力争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