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创建时间:  2019-10-09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第 35 讲 总第 598 讲
题目: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主讲人: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杨锃 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5日 13:00—17:00
地点:社会学院308室
内容简要:
西方社会工作在经历一百多年之后成为一门科学,而这样的"科学化"努力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化"确立了前提。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工作界近年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将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讲座旨在围绕这一系列讨论,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Plastic Hygiene? Transdisciplinary co-design to reduce microplastic flows through laundry, cleanliness and sanitation practices

下一条:21世纪以来欧洲的生命历程研究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创建时间:  2019-10-09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第 35 讲 总第 598 讲
题目: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主讲人: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杨锃 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5日 13:00—17:00
地点:社会学院308室
内容简要:
西方社会工作在经历一百多年之后成为一门科学,而这样的"科学化"努力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化"确立了前提。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工作界近年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将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讲座旨在围绕这一系列讨论,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Plastic Hygiene? Transdisciplinary co-design to reduce microplastic flows through laundry, cleanliness and sanitation practices

下一条:21世纪以来欧洲的生命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