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 | 抗逆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应对风险与正面成长

创建时间:  2021-11-19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21年11月10日下午6点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抗逆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应对风险与正面成长”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诚邀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彭华民教授主讲,杨锃副院长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名师生于线上参与探讨学习。

讲座开始前,杨锃教授代表学院向彭华民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参加讲座的师生能够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加深对抗逆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彭华民教授首先从福祉的概念进入今天的讲座,指出社会工作行动是要提升人类即服务对象的福祉(well-bing),这些福祉包括well-thinking、well-having、well-off、well-doing、well-feeling。人类目前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个人风险和宏大风险,而福祉和风险可以进行转换,威胁着人类生活的风险也可以转换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福祉。接下来,彭华民教授开始介绍抗逆力的基础概念,指出抗逆力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并介绍了三个微观的理论视角:特质说、结果说、过程说,而过程说更能体现人与环境的互动与人的发展过程,因此该理论视角更受学者青睐。彭老师接着回顾了历史上关于抗逆力的研究,通过几个典型研究介绍了不同的针对场域的抗逆力定义:生理、生态系统、社区、个人,由此可见对于抗逆力的定义在学界并没有一致的共识,但却仍然是被广泛关注的理论,而且被拓展为了多个维度。接着,彭老师指出,抗逆力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并不限定在单一的领域,在儿童青少年、家庭、社区治理等领域中抗逆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接下来,彭老师介绍了家庭抗逆力的核心过程,包括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交流与问题解决、也分享了抗逆力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领域、不同框架的抗逆力研究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最后,彭华民教授分享了自己参与过的国际社区抗逆力社工项目,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分享了抗逆力理论在社工介入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且提出了对于我国抗逆力社工介入的三个建议:高站位、远视野、比较中寻找发力点。但同时彭老师也指出,抗逆力不是万能的创可贴,社工在实务的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为服务对象寻找最好的服务路径。

主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老师们积极发问,彭华民教授也一一耐心解答,并与提问者进行了热烈探讨。在本次讲座的最后,杨锃教授做出总结性发言,并再次对彭华民教授的倾情讲授表示感谢。通过开展本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于抗逆力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图文:赵逸飞)


上一条:讲座回顾 | “十四五”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态势——以上海的实践探索为例

下一条:讲座回顾 |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慈善公益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 | 抗逆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应对风险与正面成长

创建时间:  2021-11-19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21年11月10日下午6点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抗逆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应对风险与正面成长”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诚邀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彭华民教授主讲,杨锃副院长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名师生于线上参与探讨学习。

讲座开始前,杨锃教授代表学院向彭华民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参加讲座的师生能够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加深对抗逆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彭华民教授首先从福祉的概念进入今天的讲座,指出社会工作行动是要提升人类即服务对象的福祉(well-bing),这些福祉包括well-thinking、well-having、well-off、well-doing、well-feeling。人类目前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个人风险和宏大风险,而福祉和风险可以进行转换,威胁着人类生活的风险也可以转换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福祉。接下来,彭华民教授开始介绍抗逆力的基础概念,指出抗逆力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并介绍了三个微观的理论视角:特质说、结果说、过程说,而过程说更能体现人与环境的互动与人的发展过程,因此该理论视角更受学者青睐。彭老师接着回顾了历史上关于抗逆力的研究,通过几个典型研究介绍了不同的针对场域的抗逆力定义:生理、生态系统、社区、个人,由此可见对于抗逆力的定义在学界并没有一致的共识,但却仍然是被广泛关注的理论,而且被拓展为了多个维度。接着,彭老师指出,抗逆力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并不限定在单一的领域,在儿童青少年、家庭、社区治理等领域中抗逆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接下来,彭老师介绍了家庭抗逆力的核心过程,包括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交流与问题解决、也分享了抗逆力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领域、不同框架的抗逆力研究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最后,彭华民教授分享了自己参与过的国际社区抗逆力社工项目,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分享了抗逆力理论在社工介入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且提出了对于我国抗逆力社工介入的三个建议:高站位、远视野、比较中寻找发力点。但同时彭老师也指出,抗逆力不是万能的创可贴,社工在实务的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为服务对象寻找最好的服务路径。

主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老师们积极发问,彭华民教授也一一耐心解答,并与提问者进行了热烈探讨。在本次讲座的最后,杨锃教授做出总结性发言,并再次对彭华民教授的倾情讲授表示感谢。通过开展本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于抗逆力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图文:赵逸飞)


上一条:讲座回顾 | “十四五”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态势——以上海的实践探索为例

下一条:讲座回顾 |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慈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