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平等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议题可谓是经久不衰。4月8日(周四)春季学期“泮溪下午茶”的第一讲有幸邀请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吴晓刚教授,吴教授以“Inequalit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为题,分享这一议题的发展脉络以及自己过去的研究经历与未来进一步推动的方向。
在国际社会学领域中,中国研究是一个经典且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从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如何改变,社会分层秩序如何重塑,who wins ,who lose?不少社会科学家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吴晓刚老师回顾了19世纪80年代后关于阶级分层、社会经济不平等和中国阶层流动的研究成果,并对此做出了评述。
吴晓刚老师从新理论和新视角,新的数据收集和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主题、以及总结与讨论四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首先,吴晓刚老师对市场转型争论进行了回溯。一方面,以Victor Nee为代表的学者所认为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资本的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及私营企业汇报的提升;另一方面,与边燕杰等学者认为再分配权力因其持久性能够将政治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伴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之间的观点也趋于某种程度的“妥协”,即一种“宏观结构修正主义”的出现,如周雪光教授认为,存在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coevolution”——政府与市场共同、相互关联与作用的过程。
随后学者们努力超越市场转型的框架,更关注具体制度和中间过程在塑造中国不平等中的作用并呼吁开展实证制度分析。基于Szelenyi认为国家与市场之间虽然仍是独立的机制,但是一个机制所造成的不平等可以用另一个机制来修正所揭示的市场转型取决于“具体的制度安排”这一观点,吴教授强调了研究中国社会变迁不平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审视眼光,认为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具体的制度——基于户口、单位分野的再分配制度是理解中国后社会主义时期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城中所发生的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重点。
其次,吴晓刚老师介绍了一些新的数据,例如当代中国生活史和社会变迁(LHSCC)调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等。以及研究设计和新方法出现,例如时间流变、比较法、划分区域类型或使用特定区域及城市统计数据。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学内缺少长时间的追踪数据,吴晓刚老师提出“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来暂时解决这一数据问题。
接着,吴晓刚老师对未来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如何推动,提出可扩展的新研究主题:
第一,阶层研究,如整合单位与户口作为“生产性资产”的回报变化挖掘不同阶级的变化;第二,性别分层。市场化给女性带来什么?伴随单位体制的瓦解和公、私领域的再分离,对女性保护的社会政策并没有及时制定继而影响女性对工作的选择;第三,民族不平等;第四,教育不平等与社会流动。如在教育扩张过程中,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得到了加强,但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代际社会流动趋势,特别是教育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五,财富和住房不平等。如住房所导致的个体消费行为、婚姻匹配等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进而造成财富分化的加剧。
讲座的最后,吴教授还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将想要研究的问题置于整个议题的发展流脉里,只有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的认识,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选择真正意义上新视角进行探索;除此之外,“顺应结构变化,从这个过程中认清社会变迁的趋势会为自身找到更好的机会”是吴教授作为社会学家对青年人未来发展的寄语,同学们也通过吴教授的分享在自己学术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吴教授看来,未来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研究,比较视野(国际性)、对地方化的深入、参与到有关国家社会和经济政策的讨论是学者今后所更需要关注的;分享结束后,在场的同学针对性别、住房、同居等议题积极向吴教授请教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吴教授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供稿:姜珮瑶 胡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