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8日上午,第二届“费孝通学术论坛”第二十三期学术报告会在9001诚信金沙宝山校区A501举行。此次报告会的题目是“‘共有地’的制度发明”和“生成‘公共喜剧’的传统力量”,分别由社会学院张佩国教授、陈志勤副教授主讲,会议由张江华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汤艳文、刘春燕、王亚芳老师等。
首先由张佩国教授作了“‘共有地’的制度发明”报告,他对“共有地”(commence)概念的词源,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共有地”的研究路径作了解释和梳理。“共有地”是以土地、林地、水系、渔场、草场等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划分对象,这些公共的自然资源因为经济利益、生计方式而成为社会之物、文化之物。哈丁基于产权论的“公地悲剧”研究,奥斯特洛姆基于资源论的公地悲剧和喜剧的进一步概括,汤普森的著作《共有的习惯》当中将习俗影响所形成的道义经济学作为研究的视角,反映了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对于“共有地”研究的不同路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人类学关于“共有地”的研究还重视祖先神明崇拜,以及祭祀圈、风水环境所形成的聚落方式。当代的共有地研究主要关注于新集体经济、后集体经济的历史传统和发展变化,村庄成员权对共有地的支配权利的影响。张老师认为,学界对于“共有地”的研究应该将产权、资源、习俗等面向归于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而不应该机械地分割开来,可以将共有地作为一种制度机制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持续。
陈志勤副教授作了“生成‘公共喜剧’的传统力量——水乡的信仰空间与水资源的惩罚体系”的报告,这是她对浙江绍兴水乡的水系资源传统保护调查所形成的个案研究。陈老师所调查的绍兴地区有着通过罚戏、罚宴、罚电影等手段来对破坏村落共同体水资源行为进行惩罚的传统,这种传统手段与当地人对舜王信仰的神圣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舜王庙的祭祀和仪式影响了绍兴以及周边的地区,使得当地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只局限于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宗族,而超越了血缘和地缘,成为一个较大体系内共有的意识习惯,具有相当大的惩罚性和约束力。通过个案的研究,陈老师认为在村落社区自然资源的管理当中,传统理念并未消失,传统资源管理的体系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影响和作用。奥斯特洛姆关于公地的研究从“悲剧”到“喜剧”再到“戏剧”的发展,可以通过个案研究生成具有中国特质的“公共性”研究路径。
张佩国教授和陈志勤副教授关于“共有地”的研究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广泛兴趣,参加报告会的师生们与两位报告人进行了广泛的互动。(供稿:崔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