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下午在校本部B417,来自华盛顿大学城市研究中心的Lisa Hoffman副教授为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讲座:为那些“需要”的人们服务与供给——社会行动在中国城市的“媒介空间”。第一场讲座是2010年,她做了一场有关中产阶级爱国专业化的讲座。阔别数年,通过国际化小学期的邀请,她再次来到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同时带来了新的研究成果与师生分享。
张佩国教授做主持,肯塔基大学地理系的Stanley D. Brunn教授、马丹丹博士及三十多位学生共同参与了讲座的聆听,一时间济济一堂,相见格外欢愉。
首先作者梳理了慈善的历史传统。她发现,慈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儒家传统。关爱他人、仁爱精神,这些价值观在今天的慈善事业和志愿者群体当中还有着强烈的共鸣。很多志愿者表示,他们参与慈善是因为无私、大爱的儒家精神在感染着他们自己。
其次作者描述了对志愿者社团的访谈,她自己在大连也参与了个别慈善社团,通过她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很多志愿者做公益的故事。汶川地震发生后,非政府组织异常活跃,积极参与救灾、灾后重建工作,进入到公众视野。她发现一个志愿者精神正在形成,一个非政府组织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个志愿者精神共享了全球化的公益组织的理念,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活动特点与政治诉求。它有其自发性,也有其自觉性,公益精神的自我意识正在志愿者个体当中强烈地体现。通过这些话语、行动和社会互动的情况,作者发现,志愿者社团或志愿者组织正在表现出理性化的诉求。她把志愿者社团的组织者成为“调节者”,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扮演了重要的调节角色。而她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称之为“中介”空间,意思是说非政府组织正在形成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不是两分法的,非此即彼的,而是互补的,相互依赖的。
最后Lisa总结了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与规律,回应了慈善的主旨。她认为,传统意义的单位正在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由以慈善为主旨的非政府组织连接起来的国家、社会、市民等多元主体之间形成的新的社会集体主义。这也是她这次报告的主要结论,她非常谦逊地向在座的师生寻求批评、看法,讨论的环节异常活跃、自由,使听众和主讲人在交流的过程深切体验到了思想的互惠。 (供稿人:崔凡 社会学院人类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