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费孝通学术论坛第17期——田兆元《文化的建构者和研究者》

创建时间:  2009-10-27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带头人田兆元教授做客上大b417,为群学社的本科生、社会学系研究生做了《文化的建构者与研究者——民俗学与民俗学者的使命漫谈》演讲,有关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的思考。耿敬主持,张江华、陈志勤、黄景春等同仁参与讨论。报告集中了他这么多年从事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既有现实关怀的积极性,又有学科建构、整合的雄心,实际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历,反而激励其重新表述民俗学的自信,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精英思想如何贯注一向强调“亲民性”民俗学,这种积极的主体表述的取向,乍看出其不意,实则是民俗学开始在建构与研究的身份转换之间寻求对文明的挑战与回应。

讲座分为以下几个要点:1. 首先解释民俗学的双重使命:文化的建构者和文化的研究者;2. 描述是基础;3. 何谓民俗;4. 几个案例;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6. 民俗学的态度;7. 民俗学的未来。在每一个要点的讲解中,田老师都会引用许多民俗学案例,包括他参与的、发现的和经历的田野经验,使我们看到,他并非在书斋里“建构”,而是有强烈的现实辐射意识,这是这次讲座的一大特色。田老师对民俗的定义与一般民俗学教材对民俗的定义不同,通常对民俗的定义是:生活模式或下里巴人,他则认为,民俗是华彩的、凸显的、非日常的、经典的、精英的、雅致的……。他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机会,给民俗学者提供了走入浩瀚的民俗资源或“采风”的契机,有了资源或材料,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进而,有了描述的基础,寻求理论的提升与规则的建立,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为我所有,又可以扭转研究者“纯研究”的思维方式,从研究者转向“资源的开发者”,就民俗资源应用方面是大有潜力可开拓,换句话说,在民俗的代理人领域,民俗学者可以与业余身份的民间精英争夺话语权,参与文化工程,包括民间信仰、红白喜事,积极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民俗知识造福人民。在致力“有为”的过程中,田老师不失幽默地表现了民俗学者迈向应用或济世应具有的智慧,点那些可燃的灯,敲发声的钟;是机会,但非唯一;不可皇帝不急急太监,不可越俎代庖等,就是保留这种灵活、容忍和退让的心态,使得民俗学者在处理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时游刃有余、进退有章,大有道家的平常心取舍。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俗学者与现实贴近甚或也无法规避迎合工具理性的需要,不过,田老师在最后民俗学的展望中充分表达了理想主义的超越,文化自信的到来。他具体表述道,多元世界的格局,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的发展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民俗学的发展与从事民俗学学科的人员素质息息相关等。民俗学暂时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不过机遇与困难并存,自强不息,创造人类学美好的未来。田兆元老师的民俗学报告与其是讲座,不如说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为学科的萎靡气氛注入的强心剂,一扫民俗学流露的悲观主义,不由精神浑身一震。

主持人耿敬谈了对同门师兄、兼同事多年的田兆元的了解,作了画龙点睛的总结:彻底的理性主义者;本位主义强的人;践履精神。换句话说,始终有热情,坐得下来,走得出去。借田老师的东风,他鼓励民俗学的同学们不要放弃学术志业。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上一条:学术通讯:谢宇教授——“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消亡)”

下一条:第五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9001诚信金沙举行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费孝通学术论坛第17期——田兆元《文化的建构者和研究者》

创建时间:  2009-10-27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带头人田兆元教授做客上大b417,为群学社的本科生、社会学系研究生做了《文化的建构者与研究者——民俗学与民俗学者的使命漫谈》演讲,有关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的思考。耿敬主持,张江华、陈志勤、黄景春等同仁参与讨论。报告集中了他这么多年从事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既有现实关怀的积极性,又有学科建构、整合的雄心,实际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历,反而激励其重新表述民俗学的自信,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精英思想如何贯注一向强调“亲民性”民俗学,这种积极的主体表述的取向,乍看出其不意,实则是民俗学开始在建构与研究的身份转换之间寻求对文明的挑战与回应。

讲座分为以下几个要点:1. 首先解释民俗学的双重使命:文化的建构者和文化的研究者;2. 描述是基础;3. 何谓民俗;4. 几个案例;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6. 民俗学的态度;7. 民俗学的未来。在每一个要点的讲解中,田老师都会引用许多民俗学案例,包括他参与的、发现的和经历的田野经验,使我们看到,他并非在书斋里“建构”,而是有强烈的现实辐射意识,这是这次讲座的一大特色。田老师对民俗的定义与一般民俗学教材对民俗的定义不同,通常对民俗的定义是:生活模式或下里巴人,他则认为,民俗是华彩的、凸显的、非日常的、经典的、精英的、雅致的……。他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机会,给民俗学者提供了走入浩瀚的民俗资源或“采风”的契机,有了资源或材料,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进而,有了描述的基础,寻求理论的提升与规则的建立,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为我所有,又可以扭转研究者“纯研究”的思维方式,从研究者转向“资源的开发者”,就民俗资源应用方面是大有潜力可开拓,换句话说,在民俗的代理人领域,民俗学者可以与业余身份的民间精英争夺话语权,参与文化工程,包括民间信仰、红白喜事,积极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民俗知识造福人民。在致力“有为”的过程中,田老师不失幽默地表现了民俗学者迈向应用或济世应具有的智慧,点那些可燃的灯,敲发声的钟;是机会,但非唯一;不可皇帝不急急太监,不可越俎代庖等,就是保留这种灵活、容忍和退让的心态,使得民俗学者在处理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时游刃有余、进退有章,大有道家的平常心取舍。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俗学者与现实贴近甚或也无法规避迎合工具理性的需要,不过,田老师在最后民俗学的展望中充分表达了理想主义的超越,文化自信的到来。他具体表述道,多元世界的格局,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的发展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民俗学的发展与从事民俗学学科的人员素质息息相关等。民俗学暂时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不过机遇与困难并存,自强不息,创造人类学美好的未来。田兆元老师的民俗学报告与其是讲座,不如说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为学科的萎靡气氛注入的强心剂,一扫民俗学流露的悲观主义,不由精神浑身一震。

主持人耿敬谈了对同门师兄、兼同事多年的田兆元的了解,作了画龙点睛的总结:彻底的理性主义者;本位主义强的人;践履精神。换句话说,始终有热情,坐得下来,走得出去。借田老师的东风,他鼓励民俗学的同学们不要放弃学术志业。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上一条:学术通讯:谢宇教授——“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消亡)”

下一条:第五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9001诚信金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