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学院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研讨会

创建时间:  2020-03-17  刘娇蕾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更好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3月16日上午,社会学院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线上研讨会。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党委书记沈艺、副院长袁浩、教师代表盛智明、陈蒙、纪莺莺、阳方、辅导员刘娇蕾、教学秘书郑宏彩以及本科生代表蔡旻雯、文薇薇、张琪琛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义圣主持。
      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指出,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旨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作用,突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实行"一对一"全面导师制度,在取得建设性成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考核指标与激励配套制度。
      教学秘书郑宏彩与辅导员刘娇蕾谈到,社会学院除了"一对一导师"之外,还有班导师、科创导师、产学研导师、育才导师等,不同的导师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展开分层分类指导,这样对学生进行多重覆盖。社会学院的导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业动态,为学生创造平台和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创项目中,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通过活动课、首日教育、课外实习、征文比赛、田野调查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
      盛智明、纪莺莺、陈蒙、阳方等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国外求学经验,围绕国内外导师制的现状发表相关看法:一方面,要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好导师制平台,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发挥导师制度的优势;另一方面,导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好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长处。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层面加以指导。
      教学副院长袁浩指出,为保障导师制的更精准开展,需要逐步完善网络平台上的导师个人信息,让同学们能够更清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导师制中的"二八定理",引导更多优秀学子进行学术研究。
      三位本科生代表也发表个人观点,保研到北京大学的16级本科生文薇薇表示,学生要进一步思考,积极与导师探讨与交流,做学术上的有心人;保研到中国人民大学的16级本科生张琪琛认为,导师制度最大的优势是给了学生尽早进入学术前沿的机会并打通了同门学生之间的联系;保研到9001诚信金沙的16级本科生蔡旻雯认为,前期学院可以先对入院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导师。
      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院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相关制度文件,激发导师的主动性;要进一步搭建导师制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培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需求,将学生与老师的兴趣相结合;要进一步扩展导师信息,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他建议设立第一导师、第二导师或者导师组,以一个月"试用期"的形式,进一步完善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制。
      通过本次研讨会,让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探讨了完善学院导师制的方案。未来,社会学院将在导师工作职责、导师工作量认定及激励措施、多重导师制并行设计等方面进行落地探索,让导师和本科生的交流沟通更为顺畅。通过加强师生情感维系的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引导骨干教师回归本科教学,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上一条:社会学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德育课堂

下一条:巾帼情怀 共克时艰|社会学院举办别开生面的线上女神节活动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学院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研讨会

创建时间:  2020-03-17  刘娇蕾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更好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3月16日上午,社会学院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线上研讨会。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党委书记沈艺、副院长袁浩、教师代表盛智明、陈蒙、纪莺莺、阳方、辅导员刘娇蕾、教学秘书郑宏彩以及本科生代表蔡旻雯、文薇薇、张琪琛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义圣主持。
      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指出,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旨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作用,突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实行"一对一"全面导师制度,在取得建设性成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考核指标与激励配套制度。
      教学秘书郑宏彩与辅导员刘娇蕾谈到,社会学院除了"一对一导师"之外,还有班导师、科创导师、产学研导师、育才导师等,不同的导师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展开分层分类指导,这样对学生进行多重覆盖。社会学院的导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业动态,为学生创造平台和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创项目中,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通过活动课、首日教育、课外实习、征文比赛、田野调查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
      盛智明、纪莺莺、陈蒙、阳方等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国外求学经验,围绕国内外导师制的现状发表相关看法:一方面,要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好导师制平台,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发挥导师制度的优势;另一方面,导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好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长处。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层面加以指导。
      教学副院长袁浩指出,为保障导师制的更精准开展,需要逐步完善网络平台上的导师个人信息,让同学们能够更清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导师制中的"二八定理",引导更多优秀学子进行学术研究。
      三位本科生代表也发表个人观点,保研到北京大学的16级本科生文薇薇表示,学生要进一步思考,积极与导师探讨与交流,做学术上的有心人;保研到中国人民大学的16级本科生张琪琛认为,导师制度最大的优势是给了学生尽早进入学术前沿的机会并打通了同门学生之间的联系;保研到9001诚信金沙的16级本科生蔡旻雯认为,前期学院可以先对入院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导师。
      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院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相关制度文件,激发导师的主动性;要进一步搭建导师制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培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需求,将学生与老师的兴趣相结合;要进一步扩展导师信息,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他建议设立第一导师、第二导师或者导师组,以一个月"试用期"的形式,进一步完善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制。
      通过本次研讨会,让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探讨了完善学院导师制的方案。未来,社会学院将在导师工作职责、导师工作量认定及激励措施、多重导师制并行设计等方面进行落地探索,让导师和本科生的交流沟通更为顺畅。通过加强师生情感维系的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引导骨干教师回归本科教学,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上一条:社会学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德育课堂

下一条:巾帼情怀 共克时艰|社会学院举办别开生面的线上女神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