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学院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

创建时间:  2020-06-23  刘娇蕾   浏览次数:   返回

自学校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来,社会学院率先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社会,参与了9001诚信金沙"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并与教务处领导共同开设了"创新中国"通识课,探索项链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教学模式创新,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近期,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工程,重点建设两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团队、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6月17日下午,由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主讲的"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社会结构与分层》在ZOOM平台准时开始,课程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精明共同主讲。身处四川乡村扶贫一线工作现场的9001诚信金沙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也参与了课程。她谈到这门课程在社会学领域的领航作用,也希望大家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洗礼,感受青年人的担当。

这次课以师生间自由对话的方式开展。刘精明教授以疫情期间中国大量城市开放小摊贩和小买卖为案例导入课程引言,通过介绍经济安全视角下的社会分层方法,分析临时化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与社会分配手段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将更灵活、也更具人文关怀。整堂课中,师生就"后疫情时代,非正规就业方式将越来越普遍"、"疫情期间,美国社会出现阶级地位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等现象背后的原因"、"网络社区中出现的相对剥夺感言论分析"、"为城市弱势群体营造机会平等的方法"、"中美比较视野下,中国公立教育制度比市场化教育模式更能消除社会不平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在学理与经验层面的思考中,探索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文化和个体原因。

课程最后,张文宏总结认为,人类总是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苦苦探索,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抹平由于个体差异性所产生的不平等,但社会学人可以聚焦如何发现和生产平等的制度和力量。未来的课程将带领大家在中国和西方比较的视角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观察和分析不平等现象。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历程"。本次课程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社会结构理论的专业学习,更是对学生的一次思想洗涤,让学生思考如何成为有人文情怀的"社会人"。

【学生感悟】

本次课程通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平等问题的讨论,和老师谦逊而又耐心的解答,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目前的社会体制与教育体制在制度公平性方面是一套无可比拟的标准化制度,增加了同学们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和制度自信。                   

——17级本科生於阅

社会不平等是一个非常大且难的话题和社会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的人类社会应该朝着公平的目标去建设和发展。这次课程让我对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有信心,也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

——18级本科生谷禾

在本课程中,我学到的不仅是老师介绍的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在和身边同学的讨论中,看到了对于社会热点、前沿的关注,感受到了大国下青年人的担当与责任,捕捉到了一个个鲜活跳动的灵感。

——18级本科生卢智立

文宏老师对教育不平等极端解读(读书无用论)的批评,令我豁然开朗,让我能够成功辨识到网络上这众多毒鸡汤的洗脑逻辑,能够在以后的网络阅读经历中保持独立的思考。

——18级本科生徐芷欣


上一条:做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的社会观察者和研究者——张文宏院长主讲第三期云享上大之“院长说专业”

下一条:社会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学院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

创建时间:  2020-06-23  刘娇蕾   浏览次数:   返回

自学校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来,社会学院率先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社会,参与了9001诚信金沙"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并与教务处领导共同开设了"创新中国"通识课,探索项链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教学模式创新,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近期,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工程,重点建设两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团队、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6月17日下午,由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主讲的"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社会结构与分层》在ZOOM平台准时开始,课程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精明共同主讲。身处四川乡村扶贫一线工作现场的9001诚信金沙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也参与了课程。她谈到这门课程在社会学领域的领航作用,也希望大家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洗礼,感受青年人的担当。

这次课以师生间自由对话的方式开展。刘精明教授以疫情期间中国大量城市开放小摊贩和小买卖为案例导入课程引言,通过介绍经济安全视角下的社会分层方法,分析临时化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与社会分配手段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将更灵活、也更具人文关怀。整堂课中,师生就"后疫情时代,非正规就业方式将越来越普遍"、"疫情期间,美国社会出现阶级地位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等现象背后的原因"、"网络社区中出现的相对剥夺感言论分析"、"为城市弱势群体营造机会平等的方法"、"中美比较视野下,中国公立教育制度比市场化教育模式更能消除社会不平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在学理与经验层面的思考中,探索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文化和个体原因。

课程最后,张文宏总结认为,人类总是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苦苦探索,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抹平由于个体差异性所产生的不平等,但社会学人可以聚焦如何发现和生产平等的制度和力量。未来的课程将带领大家在中国和西方比较的视角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观察和分析不平等现象。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历程"。本次课程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社会结构理论的专业学习,更是对学生的一次思想洗涤,让学生思考如何成为有人文情怀的"社会人"。

【学生感悟】

本次课程通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平等问题的讨论,和老师谦逊而又耐心的解答,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目前的社会体制与教育体制在制度公平性方面是一套无可比拟的标准化制度,增加了同学们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和制度自信。                   

——17级本科生於阅

社会不平等是一个非常大且难的话题和社会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的人类社会应该朝着公平的目标去建设和发展。这次课程让我对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有信心,也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

——18级本科生谷禾

在本课程中,我学到的不仅是老师介绍的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在和身边同学的讨论中,看到了对于社会热点、前沿的关注,感受到了大国下青年人的担当与责任,捕捉到了一个个鲜活跳动的灵感。

——18级本科生卢智立

文宏老师对教育不平等极端解读(读书无用论)的批评,令我豁然开朗,让我能够成功辨识到网络上这众多毒鸡汤的洗脑逻辑,能够在以后的网络阅读经历中保持独立的思考。

——18级本科生徐芷欣


上一条:做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的社会观察者和研究者——张文宏院长主讲第三期云享上大之“院长说专业”

下一条:社会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