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文科在中华艺术宫|学生论坛”首场暨“艺术社区课堂”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3-02-16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2月14日下午,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社区枢纽站、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场“新文科在中华艺术宫|学生论坛”在中华艺术宫顺利举行。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教授耿敬、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马琳主持本场论坛,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共13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本次论坛是在社会学专业与艺术专业在乡村社区的跨学科实践之后,进一步在上海城市社区进行“艺术社区”实践后的一次理论与经验总结,体现了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联合培养人才的成果。

黄晓春教授在致辞中从本场论坛的三个关键词“社区”、“艺术”及“新文科”对艺术社区建设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空间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个是社区,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城市的经济和发展,包括整个城市的治理,社区是基础。然而中国的社区建设近些年来一直在面临艰巨的挑战,在一个越来越开放、流动、分化的一个陌生人时代,怎么把老百姓整合在一起共商共议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难题。艺术的特性吸引了不同的群体的关注,所以通过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方式、艺术的手段来打造社区的公共性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以艺术为媒是构建当代中国社区公共性很重要的路径,用艺术的方法来塑造公共性,构建起居民间相互的连结和纽带,推动社会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第二个是新文科,9001诚信金沙近些年一直在推动“五大阵地”,文科的第一大阵地就是城市治理,围绕城市治理这个目标,需要把不同的学科全部带动起来,一起来推动研究。传统的跨学科交流是以需求为导向,现在艺术社区建设的好处在于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可以推动更多的跨学科交流,从这个方面来看也许是未来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个是人才培养,基于上海市城市社区的人才需求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变化趋势,黄晓春院长提出了对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不能仅仅在教室中培养人才,还要在社区等阵地培养人才,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既有理论的训练又有更好的眼界同时又有实务的操守的人才,今天所有的努力始终和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论坛第一组,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言、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崔贤玲、管馨怡结合了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老一辈思想家梁漱溟、陶行知的艺术乡建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乡村文化振兴状况提出思考和建议。上海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崔仕锦、油画系硕士研究生欧阳婧依结合其参与的实践项目向我们展示了艺术进乡村的可能性。论坛第二组,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博士研究生周美珍、艺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王艺颖、史论系本科生赵婧儿分享了自身参与的艺术社区实践、以及在中华艺术宫工作坊、人民公园“园艺新风”的策展经历,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陶子煜结合上海市东昌新村的调研情况提出关于艺术车棚带来的“社区”重构和居民再认同的思考。论坛第三组,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文迪结合三门县越剧剧团的田野调研情况,从乡村社会语境讨论民间戏曲的发展困境,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周彤、周若欣结合了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东昌新村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对于艺术社区建设的思考。社会学院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磊对于王南溟老师的艺术思想支配下的艺术社区实践提出了一些疑问,王南溟老师结合自己的艺术社区探索过程就王磊同学提出的疑问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作出回应。

最后,耿敬老师对此次论坛的开展进行总结,对于论坛各主讲人关于乡村振兴、艺术社区的实践和思考表示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论坛的主题“流动的现代性,流动的参与性:实践中的城乡艺术社区”的内涵,提出艺术社区实践中多元、多逻辑、去中心化、去规则化主导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长期以来,社会学院在不断致力于跨学科合作各种方式的尝试,进而探索新文科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艺术社区”课堂不仅仅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式进行艺术社区实践并向公众进行展示,在未来还将向更广泛的方面拓展,将有更多院校、不同学科的专家、学生参与到后续的论坛活动中来,进一步提升跨学科交流的深度,建立跨学科领域空间,并逐步向市民参与的方向拓展。

(图片|周美珍、文字|周若欣)


上一条:学院三个优秀典型获2022年度9001诚信金沙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下一条:国际部(国际教育学院)来我院调研交流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文科在中华艺术宫|学生论坛”首场暨“艺术社区课堂”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3-02-16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2月14日下午,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社区枢纽站、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场“新文科在中华艺术宫|学生论坛”在中华艺术宫顺利举行。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教授耿敬、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马琳主持本场论坛,9001诚信金沙社会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共13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本次论坛是在社会学专业与艺术专业在乡村社区的跨学科实践之后,进一步在上海城市社区进行“艺术社区”实践后的一次理论与经验总结,体现了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联合培养人才的成果。

黄晓春教授在致辞中从本场论坛的三个关键词“社区”、“艺术”及“新文科”对艺术社区建设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空间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个是社区,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城市的经济和发展,包括整个城市的治理,社区是基础。然而中国的社区建设近些年来一直在面临艰巨的挑战,在一个越来越开放、流动、分化的一个陌生人时代,怎么把老百姓整合在一起共商共议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难题。艺术的特性吸引了不同的群体的关注,所以通过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方式、艺术的手段来打造社区的公共性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以艺术为媒是构建当代中国社区公共性很重要的路径,用艺术的方法来塑造公共性,构建起居民间相互的连结和纽带,推动社会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第二个是新文科,9001诚信金沙近些年一直在推动“五大阵地”,文科的第一大阵地就是城市治理,围绕城市治理这个目标,需要把不同的学科全部带动起来,一起来推动研究。传统的跨学科交流是以需求为导向,现在艺术社区建设的好处在于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可以推动更多的跨学科交流,从这个方面来看也许是未来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个是人才培养,基于上海市城市社区的人才需求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变化趋势,黄晓春院长提出了对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不能仅仅在教室中培养人才,还要在社区等阵地培养人才,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既有理论的训练又有更好的眼界同时又有实务的操守的人才,今天所有的努力始终和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论坛第一组,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言、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崔贤玲、管馨怡结合了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老一辈思想家梁漱溟、陶行知的艺术乡建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乡村文化振兴状况提出思考和建议。上海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崔仕锦、油画系硕士研究生欧阳婧依结合其参与的实践项目向我们展示了艺术进乡村的可能性。论坛第二组,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博士研究生周美珍、艺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王艺颖、史论系本科生赵婧儿分享了自身参与的艺术社区实践、以及在中华艺术宫工作坊、人民公园“园艺新风”的策展经历,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陶子煜结合上海市东昌新村的调研情况提出关于艺术车棚带来的“社区”重构和居民再认同的思考。论坛第三组,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文迪结合三门县越剧剧团的田野调研情况,从乡村社会语境讨论民间戏曲的发展困境,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周彤、周若欣结合了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东昌新村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对于艺术社区建设的思考。社会学院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磊对于王南溟老师的艺术思想支配下的艺术社区实践提出了一些疑问,王南溟老师结合自己的艺术社区探索过程就王磊同学提出的疑问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作出回应。

最后,耿敬老师对此次论坛的开展进行总结,对于论坛各主讲人关于乡村振兴、艺术社区的实践和思考表示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论坛的主题“流动的现代性,流动的参与性:实践中的城乡艺术社区”的内涵,提出艺术社区实践中多元、多逻辑、去中心化、去规则化主导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长期以来,社会学院在不断致力于跨学科合作各种方式的尝试,进而探索新文科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艺术社区”课堂不仅仅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式进行艺术社区实践并向公众进行展示,在未来还将向更广泛的方面拓展,将有更多院校、不同学科的专家、学生参与到后续的论坛活动中来,进一步提升跨学科交流的深度,建立跨学科领域空间,并逐步向市民参与的方向拓展。

(图片|周美珍、文字|周若欣)


上一条:学院三个优秀典型获2022年度9001诚信金沙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下一条:国际部(国际教育学院)来我院调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