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研究生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

创建时间:  2024-12-03  李奕澜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30日上午,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开幕。

学院多位研究生参会并发言,分别是:

2023级研究生王鹏飞在第22分组“数字转化与应用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向新未来”中作题为《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的论文汇报。文章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甘肃牛站村的“醉关公”高跷表演在数字化传播平台上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关注,实现了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并且其独特的双面关公模式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社交媒体扩大了文化场域和通过虚拟网络实现观众的共同在场,并进一步增强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互动性,以及粉丝的认同机制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需深入探讨非遗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传播平台推广非遗文化,保护其原始风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数字化理论研究和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在讨论阶段,文章也收到了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金龙老师等人的意见和建议。

2023级研究生郑涛第10分组“他山之石:海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中作题为《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的论文汇报。文章从东亚三国民俗学联系的兴趣出发,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学科起源与发展、各国关键理论及影响,以及学科的当前转向与未来合作方向。论文指出,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ICH)成为全球文化保护的重要议题,东亚地区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然而,“ICH热潮”也带来了一些学术担忧,如民俗学研究视角的单一化。为此,郑涛引用了岩本通弥的“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理论,强调民俗学应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而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论文介绍了韩国孙晋泰的“朝鲜民俗学”,分析了中日韩三国核心理论对各自国家及东亚地区民俗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探讨了当前东亚民俗学面临的学科转向挑战,包括从“过去学”向“现在学”的转型,以及加强区域内学术合作的重要性。在讨论阶段,文章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王京老师等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级硕士研究生金倩雯在“民俗元宇宙:数智时代传统民间文艺资源的转化”分论坛作题为《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的论文汇报。金倩雯同学的论文主要关注网络民族志视角下民俗学与数字媒介相结合的路径,以应对21世纪数字传播环境对传统民俗学的挑战。文章强调重新定义“民”的概念及其在数字空间中的表现,并提出三个层面来探讨两者关系:即兴表演场、文化传播过程和物质文化的再生产,分别对应玩家行为分析、文化元素传播及虚拟世界设计的文化映射。同时强调互联网技术和个人赋权现象的重要性,要批判性看待技术背后的控制力量。作者最后呼吁中国民俗学者需要立足本土,开展跨学科合作,扩展数字媒介的研究范围,为民俗学注入新活力,提供理解现代社会的新视角。广州中山大学张多老师对该论文提出指导意见,提出本文应进一步完善内容,需要从相关理论视角更具体地分析观点,补充对技术背后的控制力量的论证过程。

2022级硕士研究生欧贝然提交论文“民俗类非遗的再造与复兴——以盘石里村‘高台小长鼓舞’与‘神老节’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与会交流,深入分析了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人口外流、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并探讨了在政策支持下,乡村如何实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造与复兴,特别关注了“瑶族高台小长鼓舞”和“神老节”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了村民在生活适应、技艺观转变和文化传统中的集体实践与参与热情。贺少雅评议,提出应呈现出再造的过程、再造过程的机制变化等动态内容。其他参会者分别就非遗提供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申遗前后的变化、传承人视角、非遗商业化、性别平等的内容作了汇报和分享。

郑艺星以《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一文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文章基于民俗学、人文地理学和新闻传播学,探讨了传统木鱼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体——“电子木鱼”,分析了木鱼如何从传统法器转变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并在网络空间中构建地方感。借助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数字民俗的新趋势,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黄秀双同学以题为《宗族记忆的重构——以巴马黄氏宗族陵园建设为例》的论文参加了中国民俗学2024年年会,她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借助记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广西巴马黄氏宗族陵园建设为例,深入分析了宗族记忆在当代社会的重构机制。她指出,宗族记忆的重构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和寻求国家层面认同的过程。黄氏宗族陵园的建设不仅是对宗族历史的纪念,也为宗族成员提供了一个强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空间。在论文中,黄秀双同学特别强调了宗族陵园建设对于宗族记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她提出,宗族陵园的建设使得宗族记忆景观化,成为保存宗族历史和记忆的重要场所,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了解宗族过去的窗口。同时,宗族记忆的重构也体现了宗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现代社会资源如何帮助缺乏他们进行自我认同和历史连续性的探索。

(王鹏飞、郑涛、金倩雯欧贝然郑艺星黄秀双


上一条:研究生李文静参加2024第四届华南理工大学“博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下一条:研究生陈瑶瑶参加社会工作新征程暨第五届西北社会学论坛


学院研究生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

创建时间:  2024-12-03  李奕澜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30日上午,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开幕。

学院多位研究生参会并发言,分别是:

2023级研究生王鹏飞在第22分组“数字转化与应用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向新未来”中作题为《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的论文汇报。文章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甘肃牛站村的“醉关公”高跷表演在数字化传播平台上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关注,实现了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并且其独特的双面关公模式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社交媒体扩大了文化场域和通过虚拟网络实现观众的共同在场,并进一步增强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互动性,以及粉丝的认同机制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需深入探讨非遗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传播平台推广非遗文化,保护其原始风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数字化理论研究和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在讨论阶段,文章也收到了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金龙老师等人的意见和建议。

2023级研究生郑涛第10分组“他山之石:海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中作题为《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的论文汇报。文章从东亚三国民俗学联系的兴趣出发,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学科起源与发展、各国关键理论及影响,以及学科的当前转向与未来合作方向。论文指出,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ICH)成为全球文化保护的重要议题,东亚地区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然而,“ICH热潮”也带来了一些学术担忧,如民俗学研究视角的单一化。为此,郑涛引用了岩本通弥的“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理论,强调民俗学应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而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论文介绍了韩国孙晋泰的“朝鲜民俗学”,分析了中日韩三国核心理论对各自国家及东亚地区民俗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探讨了当前东亚民俗学面临的学科转向挑战,包括从“过去学”向“现在学”的转型,以及加强区域内学术合作的重要性。在讨论阶段,文章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王京老师等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级硕士研究生金倩雯在“民俗元宇宙:数智时代传统民间文艺资源的转化”分论坛作题为《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的论文汇报。金倩雯同学的论文主要关注网络民族志视角下民俗学与数字媒介相结合的路径,以应对21世纪数字传播环境对传统民俗学的挑战。文章强调重新定义“民”的概念及其在数字空间中的表现,并提出三个层面来探讨两者关系:即兴表演场、文化传播过程和物质文化的再生产,分别对应玩家行为分析、文化元素传播及虚拟世界设计的文化映射。同时强调互联网技术和个人赋权现象的重要性,要批判性看待技术背后的控制力量。作者最后呼吁中国民俗学者需要立足本土,开展跨学科合作,扩展数字媒介的研究范围,为民俗学注入新活力,提供理解现代社会的新视角。广州中山大学张多老师对该论文提出指导意见,提出本文应进一步完善内容,需要从相关理论视角更具体地分析观点,补充对技术背后的控制力量的论证过程。

2022级硕士研究生欧贝然提交论文“民俗类非遗的再造与复兴——以盘石里村‘高台小长鼓舞’与‘神老节’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与会交流,深入分析了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人口外流、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并探讨了在政策支持下,乡村如何实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造与复兴,特别关注了“瑶族高台小长鼓舞”和“神老节”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了村民在生活适应、技艺观转变和文化传统中的集体实践与参与热情。贺少雅评议,提出应呈现出再造的过程、再造过程的机制变化等动态内容。其他参会者分别就非遗提供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申遗前后的变化、传承人视角、非遗商业化、性别平等的内容作了汇报和分享。

郑艺星以《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一文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文章基于民俗学、人文地理学和新闻传播学,探讨了传统木鱼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体——“电子木鱼”,分析了木鱼如何从传统法器转变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并在网络空间中构建地方感。借助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数字民俗的新趋势,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黄秀双同学以题为《宗族记忆的重构——以巴马黄氏宗族陵园建设为例》的论文参加了中国民俗学2024年年会,她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借助记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广西巴马黄氏宗族陵园建设为例,深入分析了宗族记忆在当代社会的重构机制。她指出,宗族记忆的重构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和寻求国家层面认同的过程。黄氏宗族陵园的建设不仅是对宗族历史的纪念,也为宗族成员提供了一个强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空间。在论文中,黄秀双同学特别强调了宗族陵园建设对于宗族记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她提出,宗族陵园的建设使得宗族记忆景观化,成为保存宗族历史和记忆的重要场所,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了解宗族过去的窗口。同时,宗族记忆的重构也体现了宗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现代社会资源如何帮助缺乏他们进行自我认同和历史连续性的探索。

(王鹏飞、郑涛、金倩雯欧贝然郑艺星黄秀双


上一条:研究生李文静参加2024第四届华南理工大学“博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下一条:研究生陈瑶瑶参加社会工作新征程暨第五届西北社会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