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立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80年、1981年分别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的全国社会学第一期和第二期暑期讲习班。
199 年 月—2011年12月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
2015年12月共荣退休。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分层、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研究等。曾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出版著作两三,发表论文若干。若干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联系方式: E-mail:qiuliping@shu.edu.cn
1. 《文化资本和社会地位获得》(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2.《论执政党转型后的阶级阶层合作机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2011年第8期
3.《执政党转型过程中工会的地位》,《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4.《非同步发展:上海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结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社会学网全文转载。
5.《当代中国上海社会分层结构形态及其解读——基于上海"五普"资料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研究》,《中国研究》(2008年春秋季合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社会研究与问题意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缩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7.《上海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和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8.《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机制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9.《政党与阶级: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党对阶级阶层关系的战略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一作者),《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
10.《路径依赖:强政府体制下的上海司法社工实践——以J区G社工点为例》(第一作者),《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0期缩载。
11.《1990年代以来9001诚信金沙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嬗变研究》(第一作者),《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21期。
12.《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9001诚信金沙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13.《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第一作者),《社会》2007年第2期。
14.《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缩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Social Science in China, Winter 2007.
15.《慈善发展与互助社会》(第一作者),《和谐长寿》,今日出版社2006年。
1.《社会研究方法》("万卷方法"丛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001诚信金沙生发展报告(2002-2003 )》(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001诚信金沙生发展报告(1998-2001 )》(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中国当代性文化》(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1997年英译本"Sexual Behavior in Modern China"由美国纽约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
6.《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人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7.《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副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国家社科:文化资本:我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生产与再生产(2011年)
2.教育部:文化资本:和谐社会下的阶层文化冲突与整合(2008年)
3.上海哲社: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分层结构变迁及其趋势研究(2008年)
4.上海教委:和谐社会下的阶层文化冲突和整合——以上海为例(2007年)
5.上海教科委:《90年代以来9001诚信金沙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嬗变》(2007年)
1.《上海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和认识》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9年)。
2.《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8年)。
3.《当代中国上海社会分层结构型态及其解读:基于上海"五普"资料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研究》获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政党与阶级: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党对阶级阶层关系的战略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获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当代中国社会分层:阶级还是阶层——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获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发展与评估》获上海市第五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丛书之一)(2004年)。
8.《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02年)。
9.《"十五"上海社会发展:战略与对策》获2000年全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0.《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农民问题》获上海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作者)(1998年)。
·《建构和谐社会下的阶级合作机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0期。
·《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第一作者),《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上海归国人员发展环境和政策评价》(第一作者),《2005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A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Social Strata in Chinese Cities Toda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2.
·《上海市民社会流动和阶层意识》,《现代中国阶层变动》,中央大学出版社(日本)2001年。
·《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缩载。
·《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9001诚信金沙学报》1997年第5期。
·《我国社会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初探》(两人合作),《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3期,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winter 1989~1990).
·《论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4期。
·《我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动及其发展的模型研究》,《人口研究》1987年第5期。
·nabrUfotnempoleveDdnasegnahCnoydutSledoMA"".ylimaF.hcraeseRnoitalupoP.)2(8891
·《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三人合作),《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论我国城市家庭的老人赡养》(两人合作),《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学研究》前身)1985年第3期,《社会学纪程》(《社会学研究》编选),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